“室温超导”爆火,多家上市公司回应!专家称“方法是错的”
炒股就看,室温超导权威,爆火专业,上市及时,公司全面,称方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法错 来源: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9日电 (王玉玲)9日,室温超导超导概念股开盘领涨沪深两市,爆火随后多股出现回落。上市截至收盘,公司、称方、法错涨停,室温超导、爆火盘中震荡,上市分别收涨3.41%和2.17%。 多家公司回应称未涉及相关技术 消息面上,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Ranga Dias及其团队日前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,他们找到了一种由氢、氮和镥组成的新材料,能在室温和不太高的压力环境条件下表现出超导性。 目前,A股共有11只超导概念股,包括、、等。上述上市公司是否关注到室温超导相关新闻,会否进行研发布局? 9日下午,中新经纬以投资者身份向百利电气及法尔胜董秘办致电,百利电气董秘办工作人员回应称,目前没有进行室温超导相关研发,不清楚之后会否有研发计划。对于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,工作人员只表示没有相关业务和技术。 法尔胜董秘办工作人员则回应称,相关内容以公告为准,网上的信息很多,但不是公司发的,投资者要注意识别。对于今天的涨停,工作人员表示,公司没有未披露的信息。 永鼎股份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,室温超导是公司目前不涉及的,从技术层面来说还很难实现。室温超导要在1万倍左右的大气压下才能够实现超导态,目前从成本上来看,加压到1万倍的大气压下,跟公司从事的第二代高温超导相比,后者的成本会更低,产业化应用的前景也会更好。 专家称Dias所倡导的室温超导或不可实现 本次Dias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显示,新材料在约21℃的室温条件下,加压到10千巴(编者注:约1万个标准大气压)就会出现超导现象。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发布在《自然》杂志上,题目为《N掺杂氢化镥中近环境超导性的证据》。 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非室温超导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。2020年10月,Dias团队在《自然》杂志发表论文《碳质硫氢化物的室温超导性》。该文章称,碳质硫氢化物体系在室温环境中具有超导性,在约260万个大气压下实现的最大超导转变温度为15℃。 但是,该论文在发布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质疑,有研究人员表示无法复制实验结果。最终,该文章于2022年9月被《自然》杂志撤回。 在彼时,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Jorge E. Hirsch就曾表示,Dias的数据处理不能让人信服,他分析认为,原始数据不是在实验室测量的,而是伪造的,由此,他对这些氢基材料是否有可能实现室温超导持怀疑态度。 公开资料显示,Jorge E. Hirsch此前曾提出了H-index指数,这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,可用于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。 本次Dias在发表论文后,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这项工作在实验室重复了好几次,并有第三方观察和独立的工作验证。同时,论文已经经过了同行审议,并符合《自然》杂志的严格标准。 此外,Dias表示,这种新材料将改变整个超导行业,将改变使用、存储和传输能源的方式,以及在计算、交通和医疗设备中有更多应用。不过他同时指出,“要将对室温超导新材料的发现应用到任何规模的现实世界中,还需要几年的艰苦工作。” 对于Dias的表态,9日下午,Jorge E. Hirsch对中新经纬回应称,第一,目前Dias提交的相关证据中还没有独立验证;第二,Dias在2020年的论文和相关报道的“原始数据”中,有数学上被证明的数据捏造。如果他们现在提交了新的数据,还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来说明是否存在问题。第三,如果室温超导被证实,这肯定是有价值的、突破性的诺贝尔奖发现,将有大规模的应用。然而,为了确定它是真的,它必须能够被独立复制。 最后,Jorge E. Hirsch表示,他不相信Dias的研究结果。“我相信最终实现室温超导是肯定有可能的,但不是目前用富氢材料试图实现的方式。这种方法是被误导的,因为它假设超导性起源于电子与晶格振动的相互作用(BCS理论),我认为这是错的。”Jorge E. Hirsch说道。 独立专利顾问赵佑斌向中新经纬分析,Dias 在发布会上拒绝披露细节的数据,原因有可能是他们正在申请专利,此时披露更多关键参数,会影响专利的申请。从公开信息来看,Dias所在的罗切斯特大学已经申请了多项相关专利,关于此次室温超导的核心专利目前可考信息暂未公开。 (中新经纬APP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敢信?今晚刷屏的00后贝林厄姆已享受过球衣永久退役
- 频抓个股大涨机会 牛散靠实力还是碰运气?
- 7月25日起,河南、安徽5家村镇银行开启10万元以下垫付工作
- 沈阳市总工会推出稳经济促发展15项举措 设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关爱资金
- 10余股涨停!“中字头”持续暴涨,原因找到了?医药集体低迷,这个概念领跌......
- 第二届消博会将于7月25日开幕 预计超600个全球新品首发首秀
- “三大航”上半年亏损预计超457亿 纾困组合拳能否助力民航业走出寒冬
- 打破政治禁忌! 德国“反核”大旗还能打多久
- 开发运作安全商业养老金融产品
- 连必胜客都“翻车”,谁纵容了大品牌屡触食安红线?
- 恒驰跟蔚来、小鹏和理想有什么不一样?恒驰销售:不知道
- 美国总统拜登:将宣布行政行动令 应对气候变化
- 浙商银行首批获准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
- 一加10T将于8月3日在海外发布!国行版本随后就到?
- 中国葡萄酒企西鸽获数亿元融资 行业连跌5年后触底反弹?
- 马斯克:特斯拉没有出售狗狗币
- 富士康:成都工厂闭环生产,目前厂区运营正常
- 美国人买不起房怎么办?去欧洲买
- 应急部:上半年3914.3万人次受灾 因灾死亡失踪178人
- 河南、安徽对村镇银行客户开始第二批垫付
- 搜索
-